故障分類 |
故障現象 |
故障判斷
方 法 |
故障原因分析 |
故障的責任
|
處理
方法
|
外殼破損/
接線柱毀損 |
蓄電池外殼破損、極柱斷裂或變形 |
目 測 |
1.蓄電池運輸、搬運、使用過程中碰撞造成;
2.接線柱螺絲連接不牢/連接線線徑過細/接線鼻打火。 |
用戶責任 |
用戶自行修復或購新 |
蓄電池容
量不足 |
行駛里程短(20小時率達不到標準) |
1.蓄電池放電使用時,電壓下降較快;
2.電解液密度均勻一致;
|
1.蓄電池初充電或正常充電不足;
2.冬季環境溫度過低;
3.蓄電池經常過放電;
4.經常超載或車況較差;
5.平常保養時,加水過多,充電時電解液溢出,造成蓄電池電解液密度不足;
6.使用過程中,未及時添加蒸餾水,造成蓄電池內部電解液密度過高,電池極板嚴重腐蝕毀損、隔板遇高溫而失效等 |
用戶責任 |
調整蓄電池電解液密度、充電修復,恢復容量 |
3.蓄電池放電時,有一格有大量氣泡產生;或有刺鼻氣味排出; |
蓄電池短路、斷路或掉片 |
制造責任 |
換新(在三包期內) |
4.多格有少量氣泡產生。 |
蓄電池電解液密度低,蓄電池嚴重虧電 |
用戶責任 |
充電恢復容量 |
蓄電池壽命終止 |
|
購新 |
蓄電池過
充電 |
蓄電池壽命提前終止 |
加液孔塞、槽、壁變黃或黑紅、極板活性物質脫落,電池極板嚴重膨脹變形 |
蓄電池充電電流超標或充電時間過長 |
用戶責任 |
購新 |
電解液呈
混濁狀 |
|
負極板起泡或膨脹 |
蓄電池長期過充電,使用過程中電解液密度、溫度過高,造成蓄電池壽命提前終止。 |
用戶責任 |
購新 |
故障分類 |
故障現象 |
故障判斷
方 法 |
故障原因分析 |
故障的責任 |
處理
方法
|
蓄電池虧電 |
電池容量下降,行駛距離短 |
整個蓄電池密度下降,極板顏色偏白 |
蓄電池過放電或充電電流小或充電時間短 |
用戶責任 |
調整充電電流或充電時間,恢復容量 |
蓄電池硫
酸鹽化 |
蓄電池容量下降 |
蓄電池充電接受能力下降,放電達不到標準(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充就滿,一跑就沒) |
蓄電池過放電或電池長時間虧電。 |
用戶責任 |
小電流充電,調整有恢復的可能 |
短 路 |
蓄電池容量不足,單體電池電解液密度明顯下降;電池充電時,短路的單格反應差或無反應;放電時,短路的單體電池電解液反應劇烈,并有氣體產生。 |
用電壓表測量電池端電壓;用密度計測量電解液密度;用充、放電設備對蓄電池進行充、放電。 |
1.隔板缺陷原因;
2.極板缺陷原因;
3.裝配缺陷原因; |
制造責任 |
工廠換新 |
4.蓄電池使用中,混入導電雜質或由于使用不當導致極板活性物質脫落造成底部短路。 |
用戶責任 |
用戶購新 |
蓄電池爆裂 |
電池殼體爆裂或殼、蓋分離。 |
目測 |
1. 遇外部明火;
2. 接線卡連接不牢打火,外部短路;
3. 排氣孔賭塞,過充電、電池缺水等。 |
用戶責任 |
用戶購新 |
蓄電池中間隔破裂 |
電池電壓下降、電解液密度一般有兩格下降。 |
用純水分格加水,破裂相鄰單體電池電解液相互流通。 |
1.電池外部無破損 |
制造責任 |
工廠換新 |
2.使用電池時外部碰撞或打火,氫氣爆炸,損壞隔壁。 |
用戶責任 |
用戶購新 |
匯流排斷裂 |
電池容量不足 |
用放電儀放電時,匯流排斷裂處有大量氣體排出,產生劇烈氣泡。 |
制造缺陷 |
制造責任 |
工廠換新 |
|
|
|
故障分類 |
故障現象 |
故障判斷
方 法 |
故障原因分析 |
故障的責任 |
處理
方法
|
掉片 |
蓄電池容量不足(匯流排和極板虛焊) |
放電時,匯流排與極耳之間有大量氣泡產生。 |
制造原因 |
工廠責任 |
工廠換新 |
蓄電池反極 |
電池容量不足,單體或整個電池電壓反向。 |
用電壓表測量,電池端電壓為8伏或整體電池電壓反向。單體電池反極,放電時反極單格排出大量氣體。 |
制造原因 |
工廠責任 |
工廠換新 |
充電時,極性接反 |
用戶責任 |
充電恢復 |
蓄電池殼蓋分離 |
電池封口處滲液或塑蓋分離。 |
目測蓄電池外觀完好,無外力損壞;傾斜蓄電池觀測滲液部位。 |
制造原因 |
工廠責任 |
工廠換新 |
斷路 |
蓄電池無啟動電壓、電流;充電時有電壓顯示,無電流顯示或電流表劇烈擺動。 |
1.穿壁焊點開焊,用數字萬用表測量端電壓為10伏左右,或無電壓,放電時電壓為0,并有刺激氣味。
2.端子脫焊放電電壓為0,極柱與端子焊接部位脫落。 |
制造原因 |
工廠責任 |
工廠換新 |
3.極柱熔斷放電電壓為0. |
使用中,外部短路或超規定放電,使極柱過熱熔斷。 |
用戶責任 |
用戶購新 |
北京旗益盛商貿有限公司 |